在河南省商丘市示范区贾寨镇,有个叫石战国的人,很多人都认识他,说起他来,大家都说:“他可是个大书法家。”石战国,字鉴周,号拂云居士。但乡亲可不管你字呀号呀的,那忒酸,并不买账。叫他或老石或老黑,才觉亲切。其实老石这个人并不老,不足50岁,正当壮年,只因赭皮黑唇,稍显年长而已,他虽然脸黑,但是,他很喜欢在白纸上写字。
“书法是我的命!”说起书法,石战国常如是说。把一种爱好以命相许,可见其痴。战国自幼喜爱书法,练字从没走过弯路,一开始就扎根颜体,从《自告身书》做起,一路《祭侄文稿》、《争座位贴》、《刘太冲》等贴临过来,形神俱获,意趣兼得,这一写就是30余年。难怪他央求朋友为自己做印章时,定稿为:颜门走狗。最近几年,老石又涉足苏轼、米芾,又在褚遂良那里偷了几笔小楷,有一种奇丑的魏碑书体叫《汝南王墓志铭》,他也不放过,临得有滋有味。商丘著名书法家贾长城、王小楼等见到老石的书法作品时,不敢相信,一个纯正的种地农民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境界呢,他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老石平素憨厚寡言,像个闷头葫芦,做人做事全凭一个平常心、自在心。所以,作文习字越发显得厚道实在。但是,这人绝对不是痴傻,而是秀外慧中,如果遇上知己朋友谈起他有兴趣的话题时,却也能崖口悬瀑、一泻千里,几乎能口出莲花。
看老石写字绝对是一种享受。在他的行书作品里,不但含有颜体书风的厚重雄浑,又有米字的沉稳快着,且兼含有金石之气的古拙。其线条有一种飘逸灵动的洒脱。他的魏碑书法以《汝南王墓志铭》为根基,融合《张迁》笔意,古朴自然、卓尔不群。隶书作品大气凛然、雄强隽秀,得意田野,远离俗流。
老石的生活是闭塞的(至少我这样认为),因此他很少参加外面的赛事或展览,也许他自己根本不愿意走出去。他在不断提醒和完善自己的同时,很固定地为自己今后的书法创作道路做出了规划:第一,摹古而不奴古,以自然的意识观点审视和发掘传统;第二,扎稳根基,汲取古法,细心入微地观察自然、交融自然,从中提炼养分而后返回自然;第三,多读书多作文,开阔视野、煎炼自己,至臻至善,把自己的灵魂涤洗得像自然一样自然。
前段时间,老石邀请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去家玩,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可口小菜,酒喝到正酣时,猛地甩掉外衣,提笔刷刷一阵好写,三五分钟后,一副墨香淋漓的对联跃然纸上:“素日里,读书耕田两件事;闲暇间,赏花写字一壶茶”。朋友们击掌赏之,再看老石,得意忘怀地笑着,俨然一副神仙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