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点黑龙江讯(崔晓军 庄雨达)为严格落实“八种组训模式”的标准要求,深化推动“八种组训模式”落地见效,扭住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促进实战实训工作创新发展。近日来,牡丹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直属大队,紧盯当前任务形势,着眼当前大队训练工作现状,结合自身实际,以“八种训练模式”为依据,创新训练新模式、新举措,不断助推实战化训练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
解决好“怎么练”的问题
针对各类救援科目“怎么练”的问题,大队党委深入研究“八种组训模式”,找准训练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认真分析研究,做到在设计上紧贴实战背景,结合任务需求。训练中,采取理论辅导、实际操作、现场处置、技能训练和检验评比等方式进行,突出训练科学灵活高效,实兵实装实案,并在每次训练结束后抓好复盘反思,不断提高训练实战化水平,切实将训法研细、研活,将各种战法、各种情况研精、研透、研实,使训练达到预期目的。
解决好“怎么救”的问题
灵活机动的战术,是成果救援的制胜法宝之一。结合当前形势,大队会每日根据现地情况设定救援处置背景,参训人员从受领的任中去综合分析判断情况,结合实情研究处置,使指战员在思想真正进入“战位”。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参训人员反复推演,勤加摆练,确保对每一种突发情况能稳妥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置。
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
大队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积极学习应急救援理论相关业务领域专业知识,将理论学习、战术作业及拉动演练等组训形式进一步向实战延伸,将理论课堂与实训应用相结合,将基础教学与综合应用相结合,精准研训、施训,不断提升实战情况下的队伍遂行综合救援任务能力,确保实战化训练的目的和效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队要求每名教练员,在组训时做到形式多变,训练时采取分组训练与集中组训相结合、循循善诱与自我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开放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由易到难、因人施教,确保精准施训。
下一步,大队将持续深化落实“八种组训模式”,继续灵活调整组训方法,树立科学训练的导向,形成完备的抓训体系,努力提升大队整体训练水平,为遂行各项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本栏推荐文章
本栏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