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从源头减少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赤壁新未来。
前不久,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木田社区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龚建波在巡查中发现该村七组村民谢才明家养殖生猪368头,其养殖场的粪污直接排入水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情况上报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随即,该指挥部办公室指定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立即组织整改工作专班进行集中整治。经与谢才明三兄妹协商同意后,将生猪一次性清栏出售给市定点屠宰场,拆除猪棚猪舍,清理周边垃圾和水体,使该社区环境大改观。
今年初,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充分发挥基层村(社区)干部作用,以便及时发现、快速解决各类环境问题,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市建立起“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员的职能,即发现问题的“侦查员”,整改问题的“督导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并实行半年考核评分,不合格的一律淘汰,同时年终还给予补贴和奖励。
为此,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相继出台了《赤壁市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制度》《2022年度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考核评价方案》和《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工作机制》,明确了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由各乡镇(街道、场、区)党委政府负责管理,网格员由村(社区)辅警或村(社区)副职干部兼任,业务上受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环境监管力度不足和问题解决不及时的问题。
该市在健全制度的同时,还加大业务培训和指导。今年3月31日分二批对全市192名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学习了环保知识及熟悉了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的职责、办事程序和取证方法。4月8日,该市还专门成立业务指导小组,分别深入全市17个乡镇(街道、场、区),对192名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半个月“一对一” 现场培训指导,使网格员很快的提高了日常巡查水平,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摸清了网格内的污染指数,形成污染源清单,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打下基础;二是及时发现了问题,及时上报问题,也迅速的解决了问题,通过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对所辖片区的日常巡查,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辖区内环境污染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根据《赤壁市市直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11个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职责,及时交办相关单位处理整改。这就是该市建立的“发现汇报、受理派单,及时处理”的联动机制;三是宣传了环保政策法规,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了保护环境和建设美丽家园的良好风气。
通过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有效推动了环境监管关口前移、效能向下延伸,实现了环境监管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起到了长效监管区域环境安全的良好效果。
目前,全市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共上报巡查点位1140个,其中涉生态环境问题357个,完成整改346个,整改完成率达96.91%。
(刘光明 周呈亮)
本栏推荐文章
本栏最新文章